暮春时节,繁花渐歇,绿意渐浓赢金配资,总能在不经意间触动文人墨客心底最柔软的弦。
下面这六首经典暮春诗词,宛如六幅细腻婉约的水墨画,徐徐铺展在时光的长卷上,将暮春的景致与情思,勾勒得淋漓尽致。
当我们再次轻声吟诵,便犹如与古人共赏一场落花,同听一曲春归。
在字里行间,我们读懂的不仅是暮春的景致,更是生命对美好的永恒追寻。
1、《暮春》
翁格〔清代〕
莫怨春归早,花余几点红。
留将根蒂在,岁岁有东风。
不要埋怨大好春光归去匆匆,剩下几朵红花点缀一下花丛。
只要将花的根子留在地里,年年都会有按时吹来的东风。
展开剩余81%这是首借景抒怀诗,首句一扫叹春、惜春的哀怨情调,不同凡响。
次句描写暮春鲜花凋谢的自然景象,紧扣题意。
三句转折,只要花根不死,仍大有希望。
末句是对来年春天东风吹拂、鲜花盛开的想象赢金配资。
全诗从困顿中看到了希望,有鼓舞人心的作用。
2、《暮春》
黄庚〔元代〕
芳事阑珊三月时,春愁惟有落花知,
柳绵飘白东风老,一树斜阳叫子规。
芬芳的花朵在三月开始凋落了,暮春的愁绪恐怕只有落花才知道吧。
春风将尽,白色的柳絮随着春风飘飞;夕阳独木,只有杜鹃鸟的苦啼。
整首诗通过对春末特有景物的细腻刻画,抒发出诗人对春逝的无奈与哀叹。
3、《暮春即事》
叶采〔宋代〕
双双瓦雀行书案,点点杨花入砚池。
闲坐小窗读周易赢金配资,不知春去几多时。
在屋瓦上活动的两只麻雀的影子在书案上移动,点点杨花飘入屋内,落到砚池中。
我静心坐在小窗前毫不理会,依然潜心地读着《周易》,不知道春天过去了多久。
全诗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,写“瓦雀慢行”“杨花飘落”,正是这些轻盈的小动静惊扰了临窗苦读的诗人,打破了他内心的平静,不觉发出春光易逝的感叹。
这首诗风格平易,笔调轻松,刻画生动,给人一种舒心之感。
4、《暮春山间》
黄公度〔宋代〕
缓步春山春日长,流莺不语燕飞忙。
桃花落处无人见,濯手惟闻涧水香。
慢慢走在春天的山林里面,春天的天日很长,黄莺没在歌唱,燕子却飞来飞忙着找食。
没有人看见桃花飘落,在山涧溪流中洗手时却闻到了桃花香。
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,意境深远,将春日山间的美景与诗人的闲适心境完美融合,造出一种淡雅而宁静的艺术氛围。
5、《暮春遇雨》
于谦〔明代〕
暖风吹雨浥轻尘,满地飞花断送春。
莫上高楼凝望眼,天涯芳草正愁人。
温暖的春风吹拂着,濛濛细雨打湿了飘飞的尘土,落花铺满大地,春天已渐渐远离。
你无需登山高楼向远处凝望,那天边的芳草只会使你更加忧愁。
这首诗通过对暮春风景的描绘,吐述诗人心中感伤,既是惜春,又是怀人。
6、《春暮》
曹豳〔宋代〕
门外无人问落花,绿阴冉冉遍天涯。
林莺啼到无声处,青草池塘独听蛙。
暮春时节,已没有人过问路上的落花,只见浓郁的树荫,无边无际,遍及天涯。
林间的黄莺早已不再啼叫了,只能独自一人迈向长满青草的池塘畔,去聆听青蛙的叫声。
这首绝句写的是暮春三月的景象。繁花凋谢,树阴绿浓,莺啼声渐渐消歇,春草池塘的蛙声开始热闹起来。
诗人选择的几个物象,花落、绿阴、莺老、蛙鸣,无一不是暮春典型景况,通过这些,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、热闹非凡的暮春全景。
【声明】图源网络赢金配资,版权归原作者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。
发布于:河北省信投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